(通訊員:呂曉月)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貿易系舉辦的線上講座“國際貿易中的結構模型:理論和應用”第一次講座于2020年5月7日晚19:00—21:30在騰訊課堂平台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由韓國漢陽大學助理教授沈陽主講,主題為“Structural Model in International Trade”。講座由毛海濤博士主持,經濟貿易系胡宗彪、候娛林等老師,以及許多碩士生均參加了此次學術講座。沈老師旨在介紹國際貿易領域的前沿研究,特别着重于結構模型相關研究的分享。
結構模型(Structural Model) 又稱為結構計量模型(Structural Econometric Model),是将正式的經濟學模型和統計模型結合,用于估計描述現實的深層參數,模拟現實世界,以便合理地評估政策效果的實證工具。結構模型是一種很新的研究範式,在宏觀經濟學、産業組織、勞動經濟學和國際貿易都有應用,對于國際貿易研究尤其重要。沈老師本次講座的第一次課程講授首先以實證引力方程和結構引力方程為例,讨論建模的重要性。以阿明頓假設為背景,推導了進口國、出口國的貿易量公式,從而分析收入、商品偏好、物價指數、運輸距離等變量對于兩國間貿易量的影響,探求貿易平衡以及貿易彈性,從而估計引力方程。講座結束後,沈老師還留給同學們一個小作業以供大家課後在Matlab上實踐操作、加深對内容的理解。
接下來的課程講座中沈老師将會介紹一些主要的馬力模型,所有這些模型都會産生結構引力方程。對于每個模型,具體講授計劃是:(i)介紹模型,關注模型的經濟和統計假設;(ii)推導結構引力方程;(iii)考慮平衡的一般平衡性質并量化貿易收益;(iv)讨論結構估計的方法,并在Matlab上進行實踐。
在沈老師講座報告完畢後,老師和同學紛紛在留言區提出自己的疑惑,也都從沈老師得到了很好的解答。本次講座得到同學們積極響應,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