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民:在危境中開拓機遇 從創新中尋求發展

發布者:曾紫榮發布時間:2020-12-08浏覽次數:620

【科研戰“疫”(五十五)】

疫情的爆發重創了整個旅遊行業,湖北省作為疫情集中爆發地,文旅産業發展,危機四伏。

從形象層面上來看,湖北省旅遊業正面臨着嚴重的形象危機。“病毒”、“疫區”等字眼現已經成為湖北省的形象标簽,這些标簽不僅掩蓋了湖北原有的旅遊形象,而且還導緻了部分人,尤其是國際層面對于湖北特别是武漢形象的誤解。安全、可靠的地方形象是旅遊者進行旅遊決策時優先的考慮因素,“病毒”等負面的地方形象标簽将嚴重制約湖北省疫後旅遊業的複蘇與發展。

從市場層面上來看,湖北省旅遊業正面臨着嚴峻的市場危機。人口的聚集與流動是旅遊産業運行的前提,疫情對于人群的“強制封鎖”,不僅導緻旅遊者集中退款,旅遊業全面停工,而且随着疫情持續發展,旅遊企業在無收入來源的同時,還承擔着房租、水電氣等固定費用的支出,以緻部分中小型旅遊企業正面臨破産危機。此外,由于疫情恐慌所造成的“怕湖北、避湖北”的心理需要一定時間緩解,短期内遊客來我省旅行的意願必然降低,這将對湖北旅遊業産生更大的沖擊,旅遊市場形勢嚴峻可見一般。

從管控層面上來看,湖北省旅遊業正面臨着潛在的管控危機。随着疫情逐漸向好,各行各業可根據現實情況逐步複工。當前,一些省份如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等多地已制定了有序開放旅遊景區的方案,陸續在恢複旅遊業的發展。湖北作為主要疫情區,旅遊恢複開放不僅需要進行全面評估,而且還需要制定妥善的開放方案。同時,由于此次新冠性肺炎潛伏期長,且前期症狀不僅與普通常見病狀相似還呈現出多樣化,這對于疫後湖北旅遊業的人流管控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雖然此次疫情暴發讓湖北旅遊業深陷危機,但有“危險”就有“機遇”,如何實現旅遊業的“化危轉機”,率先搶抓機遇,對于疫後湖北省旅遊業的短期複蘇與長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以上觀點,現提出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撕掉負面形象标簽,着力改善形象危機,化“污名”為“美名”。

1.加強官方之間聯系交流,重塑湖北國内國際形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醫療隊紛紛馳援湖北,國家衛健委也統籌調配各省對口支援湖北各地市,同時,許多國際友邦友人的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感動了無數國人。疫情結束後,湖北省要善用疫情帶來的國内乃至世界範圍内的讨論熱度。首先,由湖北省文旅部門牽頭積極與各援鄂省市開展旅遊交流與推介活動,并面向不同省市重點推出該省市對口支援的湖北城市的優秀旅遊産品。如天津市對口支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文旅部門可以尋求與天津文旅部門的合作,在天津開展湖北省旅遊宣傳活動,同時重點推介恩施州旅遊産品并聯合恩施州旅遊企業向天津市民提供旅遊優惠。其次,湖北省各地市可依托國際姊妹城市、友好城市積極進行“以點帶面”的城市國際推廣并針對外國友人開展一系列旅遊推介活動和優惠活動。積極加強國内、國際間溝通聯系,樹立感恩、友好、活力的新形象,真正做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2.充分保留利用抗疫資源,講好湖北英雄城市故事。全國疫情焦灼肆虐之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曆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隻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争的全面勝利”。疫情結束後,可以以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原址為中心,整合人員、設施設備以及技術資源,由湖北省衛生部門向國家申報建設湖北省國家衛生應急移動防疫中心,以期為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提供強有力的衛生防疫保障。同時,由湖北省文旅部門牽頭聯合武漢市文旅部門将其中部分區域改建成紀念館,以公共衛生安全為主題,通過原貌展示、新聞視頻圖片展示等形式并輔以多媒體互動設施建設,并邀請“兩山”醫院的建設者、志願者、醫護人員等親曆人員前來為參觀者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醫院原有的基礎設施資源,全力将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積極與學校合作,開展衛生安全知識科普課堂。從情與理兩方面着手,讓警鐘長鳴。此外,還可以将“兩山”醫院研學基地與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旅遊景點整合在一起,豐富湖北英雄城市的故事内涵。

3.支持抗疫影視文學發展,加強文旅産業深度融合。湖北省在抗疫期間湧現出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許多在社交網絡上也廣為流傳,如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蔡毅的長文《林君走了》講述了該醫院小賣部老闆小林的故事,引起巨大反響,被許多網友分享改編創作以紀念這位抗疫平民英雄。湖北省政府文化相關部門機構可以鼓勵開展抗疫故事的挖掘和再創作,以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小說、廣播劇等形式呈現,并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等渠道進行傳播,展現大災大難面前人性的善與惡、悲與歡、情與法、公與私的故事,繼續引導積極正面的讨論熱度,展現湖北人民堅韌的形象和不屈的精神,進而吸引更廣泛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4.推廣食品安全街區品牌,重建消費者的信任感。利用危機,在疫情結束後,從食品健康和美食入手,在全省範圍内鼓勵創建餐飲食品安全示範街區和“明廚亮竈示範店”,并積極推廣示範街區品牌和餐飲企業品牌,如武漢市吉慶街等。同時,邀請網紅旅遊達人或者綜藝節目團隊來湖北體驗、拍攝,向大衆展現最正宗的美食文化和最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建消費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推動湖北各地市旅遊發展。

5.政企聯合推出旅遊獎勵,緻敬感恩抗疫人員付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無數醫務工作者、志願者等不顧危險、不顧辛勞、毅然援鄂,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為了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建議湖北省文旅局和相關旅遊企業、旅遊景區合作,針對醫護人員等外地抗擊疫情有功人員,推出相關旅遊獎勵,如湖北省旅遊一卡通,憑卡免費參觀相關景點,獲得酒店住房優惠、餐飲美食優惠以及旅遊交通優惠等。

第二,增強企業和遊客信心,沉着應對市場危機,化“沖擊影響”為“轉型動力”。

1.加大旅遊企業獎勵支持,促進行業發展信心恢複。湖北省文旅部門可鼓勵和指導各地市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本地有貢獻的旅遊企業的獎勵支持,如《2020年武漢市旅遊市場營銷獎勵實施方案》等,對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和旅遊市場恢複中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支持,并及時将相關獎勵資金撥付到位。

2.積極盤活資源拉動内需,重新激發旅遊市場活力。疫情結束後,短時間内外地遊客将對赴湖北旅遊持觀望态度。同時,由于疫情期間省内絕大部分企業停産停工、學校全面停課,以緻疫情過後可能會出現周末以及假期壓縮的情況,短期内人們休閑時間将受到影響。基于此,建議針對我省人民推出一批一日遊、周邊遊、鄉村遊、親情遊等“湖北人遊湖北”的線路和産品,并與推動農民就業、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及時盤活湖北省内各地區旅遊資源,拉動内需,重新激發湖北旅遊市場活力。

3.依托湖北現有旅遊資源,培育疫情後旅遊新熱點。經此一“疫”,将會引起越來越多國民對自身生命健康狀況的關注以及生活理念的變化,康養旅遊、醫療旅遊、運動旅遊将成為疫情過後的旅遊業發展新熱點。湖北省文旅部門可鼓勵各地市結合本地特色生态旅遊資源發展康養旅遊。同時,聚合鄉村旅遊資源禀賦優勢,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康養小鎮。此外,鑒于疫情期間公共交通成為疫情傳播的主要渠道,人們在短時期内會對其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發展自駕遊也是一個新方向,文旅部門可指導相關旅遊企業圍繞自駕做好線路策劃和沿途服務及時推送,并支持自駕車營地的建設。

4.順應災後行業發展趨勢,引導旅遊企業轉型升級。此次疫情的爆發,給湖北文旅行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給帶來了改革調整的契機。面對文旅行業的“洗牌”,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導和科學的管理協調。首先政府應該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文旅産業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為文旅産業的投資融資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加大對文旅産業的資金投入,最後努力提升文旅環境和服務能力,争取實現湖北文旅産業轉危為機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完善旅遊治理體系,加緊防範管控危機,化“潛在難題”為“發展優勢”。

1.實事求是制定開放方案,漸進有序恢複旅遊活動。疫情結束之後,短期之内,湖北省文旅産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科學開放旅遊業,既能保證遊客體驗的舒适度,又能盡量減少各大旅遊企業的損失。就目前的發展态勢來看,湖北作為疫情重災區,為确保本地與外來遊客的身心安全,應當在疫情評估完全沒問題的情況下,依據當地實際情況,分别制定并實施《疫後恢複期的遊客行為準則》與《旅遊景區逐步開放方案》,避免恢複初期因遊客大幅流動和聚集造成的社會恐慌。而在此過程中,可繼續對部分旅遊企業進行一定的扶持,全方位保證湖北旅遊業的逐步複蘇。

2.加速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實時掌握旅遊動态格局。旅遊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人口流動頻繁,而這種頻繁移動正是傳染病廣泛擴散的重要路徑。因此,對旅遊者進行實時的行動與健康監控(如體溫測量)能夠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避免一些傳染病的進一步擴散,而且還能為旅遊者提供更貼切的服務。因此,在未來的旅遊規劃之中,應當更快推進智慧旅遊的建設,并重視對旅遊者身體健康數據的收集,如依托新發布的湖北健康碼等,以确保旅遊者在旅行過程中的生命安全,真正成為一個實現旅遊安全的省份。

3.建立旅遊公共衛生體系,提高城市旅遊服務質量。作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湖北省每年的人口流量巨大,建立一個完善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極其必要。從人口流動來看,以觀光為目的的人口流動占主要部分,但人們的旅遊行為不僅是觀光旅遊,還包括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文化體育、健康醫療、短期教育(培訓)、宗教朝拜,或因公務、商務等為目的出行。既是如此,湖北政府可借此次疫情以旅遊部門牽頭,與交通、醫療、衛健等部門共同建立一個以預防管理為主的旅遊公共衛生體系,從源頭上杜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對于旅遊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也需要重視應對機制的建立。此次疫情應對的現實情況說明,武漢市即使作為湖北省乃至整個中部地區經濟最發達、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也無法有效快速的應對疫情,暴露了其“防疫應對機制不健全,危機處理方案不完善”的弊端,文旅部門更是如此。鑒于此,湖北省文旅部門應吸取此次教訓,聯合各地市文旅部門完善防疫應對機制并加大對旅遊危機應對演練的重視,并協同相關部門每年定期舉辦實戰演練,确保旅遊公共衛生危機再次出現時能夠充分應對。


(鄧愛民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