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師生: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團的十八大精神以及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脫貧攻堅工作任務,根據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工作部署要求,積極響應校團委的号召,結合我院實際,院團委決定在全院範圍内組織開展“讀懂中國”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将有關事宜預通知如下(申報形式如有變動将另行通知):
一、活動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付出的艱苦卓絕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廣大青年學子應利用所學所思,以青年視角、關注中國變化、講述中國故事、感悟中國魅力,積極助力疫情常态化形式下的國家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于實踐中體驗社會,于研究中“讀懂中國”。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線上調研”為主要方式,鼓勵青年學子從自身視角出發、關注社會現象和問題,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合理方案建議,開展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主題
“愛國力行”
三、活動對象
全院在職專(兼)職團幹及專任教師、在讀本科生、研究生
四、活動形式
本年度社會實踐項目類别分為學術調研類和實踐活動類。學術調研類項目通過委托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的方式進行立項。
1.學術調研類
(1)線上調查研究:各實踐隊伍應結合活動内容、課題指南,依托互聯網技術,在線上開展問卷調查、電話訪談、數據整理分析、項目研究等工作,通過線上學術調研的形式完成具有學術性及社會參考意義的學術論文。
(2)家鄉實地實踐:各實踐隊伍可以根據線上調查研究選題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成員各自家鄉分别開展問卷發放、入戶訪談、走訪調研等活動,完善項目數據資料信息,輔助線上調查研究,形成具有深度内涵的調研報告。
2.實踐活動類
(1)“讀懂中國-我家鄉的‘戰疫’故事”大學生返鄉專項
各實踐隊伍應圍繞專項下設三個活動主題開展志願活動。由于今年情況特殊,鼓勵志願活動以線上形式開展。其中“傳播‘戰疫’之聲,傳遞互助溫情”主題活動不做人數要求,可以團隊或個人的形式開展;其他主題活動需要以團隊形式開展,且每隊人數不少于4人(詳情參見附件7:“尼加提·雪蓮花志願服務隊”通知)。
(2)百生講壇專項(僅個人申報)
各主講人應圍繞“共抗疫情,愛國力行”、“時代使命,青春擔當”、“聚焦兩會,與時俱進”等主題參與百生講壇實踐活動。采取線上會議、線下宣講、社區宣傳等方式完成社會實踐活動,發現身邊故事,講好身邊故事、學“習”理論思想、傳遞社會正能量(詳情參見後續百生講壇活動正式通知)。
(3)“我與中南大的故事”優秀校友尋訪專項
各實踐隊伍應通過“尋訪家鄉校友”、“線上視頻訪談”等方式,以“我與中南大的故事”為主題,本着就近就便原則進行優秀校友尋訪,以訪談内容紀要、人物故事、視頻制作等形式分享校友的求學經曆、奮鬥曆程,共叙校友情,共憶母校恩,共傳中南志。
五、活動内容
圍繞理論宣講、國情觀察、法治建設、社會民生、創新創業、志願服務、文化藝術等7個重點方面,組建百餘支團隊,通過線上調研為主的方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法治建設團可結合我校一流學科特色,走進農村、走進社區,以法治宣講、法治服務、法律援助等多種實踐形式助力法治建設;社會民生團可發揮青年學生知識優勢,走進基層,積極圍繞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災害預防等開展主題宣講、現狀調研等實踐活動,為助力精準脫貧、推動鄉村振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創新創業團可結合相關創新創業活動,通過實地走訪、專項調研等方式感受創新創業新發展;文化藝術團可重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開展藝術創作、社區展演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緻敬典型模範,講好中國戰“疫”故事
1.引導青年學生學習抗疫先鋒,宣傳抗疫榜樣。鼓勵青年學子廣泛收集抗疫模範事迹,了解抗疫先鋒奮戰曆程,分享平凡崗位上的偉大貢獻。利用網絡新媒體宣傳戰“疫”榜樣、弘揚抗疫精神,傳播中國戰“疫”好聲音。
2.組建青年宣講團,利用我校經管法學科融通等專業優勢,聚焦防疫常态化背景下的社會治理、科技創新、複工複産複學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宣傳好的做法經驗和積極成效,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
(二)精準幫扶施策,助力脫貧收官
1.堅持精準方略,攻克艱難任務。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難點重點,以線上問卷、線上訪談形式,瞄準主要問題和問題的主要方面,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建言獻策,利用互聯網實現人員互動、觀念互通、技術互學,共謀長遠發展。
2.創新扶貧路徑,決勝收官之戰。助力各地幫扶地區的農業發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通過網上信息收集、典型事例借鑒,并結合當地優勢,研究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營銷模式項目方案,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台優勢,加大貧困地區農産品宣傳力度,整合相關信息資源,探索扶貧新路徑。
(三)聚焦鄉村振興,奉獻青年智慧
1.發揮我校經管法學科融通等專業優勢,聚焦鄉村振興現狀,梳理鄉村近年來的變化曆程,通過查詢資料、仔細研讨、線上會議總結鄉村振興經驗,結合專業特長、有效運用科學技術,通過線上開展專業技術指導、農業知識宣講等活動,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服務鄉村振興,展現青年擔當。
2.傳承紅色基因,青年紅色築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打造中國最大的思政課堂,重溫革命前輩偉大而艱辛的創業史,走好新時代青年的新長征路。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對宣傳營銷的影響,幫助基層實施農旅業結合發展模式、農村電商培育工程,為打赢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
(四)做好污染防控,保衛碧水藍天
1.引導青年學子收集污染防治優秀實例,通過線上采訪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功的企業單位,深入了解其在污染防治方面遇到的關鍵性難題以及最終解決辦法,搭建經驗共享平台,并通過網絡等媒介以多種形式宣傳污染防治經驗方法。
2.鼓勵廣大青年學子發揮專業優勢、依托各方資源,主動宣傳法律法規、介紹相關政策和技術。通過線上形式走進群衆、走進基層、走進企業,積極傳播環境保護知識和生态文明理念,參與生态環保公益活動,在奉獻中彰顯青春風采。
(五)學習“兩會”精神,聚焦民情民生
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答記者問等内容,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從青年視角開展調查研究,關注民生,讀懂中國民情、國情。
(六)加強工作研究,讀懂中國青年
聚焦共青團工作主業主責和新時代新青年特點,開展青年工作專題研究,探索團員教育培養和各級團學組織發展路徑,提高共青團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和人才培養。
注:以上活動内容為學術調研類研究方向,具體選題可參考附件2。
六、組織形式
(一)校級立項項目(團隊):
本次校級參考主題圍繞理論宣講、國情觀察、法治建設、社會民生、創新創業、志願服務、文化藝術等7個重點方面;此外,校級開展大學生返鄉專項、百生講壇專項、“我與中南大的故事”優秀校友尋訪專項三項專項項目(具體重點活動内容參見附件2)。
1.申報對象
①各學生社團、各級志願服務公益組織;
②在2019-2020學年共青團工作“五四”綜合表彰中獲得校級“紅旗團支部”榮譽稱号的團支部;
③我院教師帶隊或其他學生自行組隊。
其中,僅類别③占用學院推薦實踐項目名額;且其他類别的各組織、團體、團支部至多允許申報一個項目。
2.申報要求
① 申報組别:
組别一:除以下組别外的所有申報類型;
組别四:在2019-2020學年共青團工作“五四”綜合表彰中獲得校級“紅旗團支部”榮譽稱号的團支部的申報項目(每個團支部僅限申報一個學術調研類項目,項目負責人應為團支部負責人,不申報實踐活動類項目)。
百生講壇項目;
校友尋訪項目。
② 申報團隊需認真閱讀《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相關要求》(詳見附件1),并結合實踐活動參考主題(詳見附件2),認真填寫附件3、附件4、附件5(申報委托項目的團隊還需填寫附件6);并需在《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立項申報書》(附件3)中注明實踐類别、申報組别。
③ 在2019-2020學年共青團工作“五四”綜合表彰中獲得校級“紅旗團支部”榮譽稱号的團支部自行組隊申報的實踐項目(團隊)須自行完成學術不端檢測(維普不超過20%),申報材料按要求統一交至學院,由學院統一上報校團委,不占用學院名額;
④ 由學院其他學生自行組隊申報的實踐項目(團隊)須自行完成學術不端檢測(維普不超過20%),并經學院資格審查、初審之後,進行公示上報至校團委。
⑤ 校級立項的項目(團隊)必須有至少1位指導老師(專業教師或專職團幹)親自帶隊并對實踐項目進行全程指導,且項目指導老師不超過3人,分别為第一、第二、第三指導老師;項目(團隊)成員不超過5人,項目隊長不能再作為隊員參與其他團隊項目,且我院成員需占項目成員50%以上。
3.資助方式
凡通過校級立項評審的項目均獲得校級結項資格,在實踐團隊完成結項要求并順利結項後100%發放資助經費。資助額度委托項目每項5000元、重點項目每項2000元、一般項目每項800元、百生講壇每項500元。。
4.立項及結項流程
(1)立項評審階段
校團委将在2020年6月中下旬(具體時間根據校團委後續安排另行通知)組織開展立項評審工作(包括對立項申報書的學術不端檢測);其中,我院拟推薦10個項目(團隊)。
注:學術不端檢測使用維普軟件。
(2)結項評審階段(具體通知另行下發)
2020年9月,組織開展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結項評審工作,對校級立項項目成果進行綜合評定,決定是否予以結項。結項要求如下:
委托項目,需完成調研報告一份(含調研問卷及數據彙總分析,并提供原始調研數據)、學術論文一篇;
重點項目,需完成調研報告一份或學術論文一篇,附調研問卷及數據彙總分析,并提供原始調研數據;
一般項目,需完成調研報告一份或學術論文一篇,附調研問卷及數據彙總分析,并提供原始調研數據;
百生講壇,需提供主講人開展講壇的講稿、記錄、宣傳照片等;
校友尋訪,需完成調研報告一份、并提供人物專訪文字報道一篇(不低于3000字)或訪談記錄視頻一段(最後剪輯成片不低于20分鐘);
調研報告不少于1萬字,學術論文不少于3000字。
(3)評優表彰階段(具體通知另行下發)
2020年10月,組織開展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評優表彰工作,優秀實踐調研報告成果彙編成冊(優秀成果集),優秀論文成果編輯出刊(《梓年青年論叢》(四))。
(二)個人或團體社會實踐非立項項目:
1.活動對象:
全院本科生及研究生
2.活動要求:
(1)可以個人名義或團隊合作兩種形式參與完成。其中團隊合作原則上每隊不超過五人,且主持人必須為我院同學,團隊成員中我院同學不得少于團隊人數的50%。
(2)參與該形式的同學本學期無需上交材料,下學期開學初根據校團委、院分團委下發的相關通知,将總結材料上交至我院分團委,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社會實踐隊”“優秀實踐成果”、“先進個人”等獎項的評選。
3.活動形式
結合附件2,開展返鄉調研、實習實訓、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七、項目申報
申報校級社會實踐項目(團隊)需按照以下要求上報材料:
所需報送材料 | 1.附件3、附件4、附件5(申報委托項目的團隊還需報送附件6) 2.維普查重報告(查重率不超過20%) | 電子版一份 (其中,立項書需提供完整版與删去個人信息兩版) |
材料上交方式 | 組織部公郵:gongshangaizuzhi@163.com | |
材料報送要求 | 1.在進行社會實踐成果評比及推薦申報工作時,杜絕學術不端、一稿多投行為,對于在“挑戰杯”、“博文杯”、“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等已立項或結項的作品,或很明顯相似性較高的材料在社會實踐評比中取消參評資格。 | |
2.我院将提高對成果引用率的要求,各申報項目(隊伍)需自行使用維普進行重複率檢測并提交查重報告,凡超過20%的(不計封面,目錄部分及附件),取消實踐隊立項、評優、資助等資格。 |
八、活動要求
1.社會實踐覆蓋面廣泛,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要以實際情況為出發,用好返鄉調研、實習實訓、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追求實效,将實踐成果落到實處,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2.各實踐隊要運用結合推薦主題、專業特色、品牌優勢,自行明确和設計調研主題,結合國家政策,聯系社會現實,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實踐活動更具有創新性、針對性、實效性。
3.對于在校級立項中落選的項目将根據前期評委評分及指标獲評院級立項,申報校級立項的項目不需要重複提交院級申報材料。
4.所有立項的項目均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暑期社會實踐隊”命名,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命名後自主設計特色标題。
5.所有項目必須有至少1位指導老師(專業教師或專職團幹)親自帶隊并對實踐項目進行全程指導,且項目指導老師不超過3人,分别為第一、第二、第三指導老師;項目成員不超過5人,項目隊長不能再作為隊員參與其他團隊項目,且我院成員需占項目成員50%以上。
6.申報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的各暑期社會實踐隊需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平台在青年群體中的宣傳價值,立項的項目(團隊)需在組隊階段創建本項目(團隊)的新媒體宣傳平台,指定1名成員作為項目(團隊)的宣傳員,負責該平台的日常運行及維護工作,向學院及上級團學組織報送相關的活動信息,并負責自主編創、及時發布、主動轉發與社會實踐相關的工作信息。
7.實踐過程要注意安全,各線下調研項目(團隊)應指定1名成員作為安全員,實地調研前做好調研方案設計和應急方案,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院團委要及時跟進院級立項項目,院級立項項目負責人應事前做好規劃并制定好應急方案。
8.實踐結束後,各實踐團隊(個人)應形成至少1篇高質量、有深度的學術調研或實踐報告;各實踐團隊重視宣傳力度,形成至少1份具有自身團隊特色的成果形式,如影響較大的紀錄片、宣傳片、相冊集、系列vlog等(個人實踐項目形成宣傳材料即可)。
注:如未按要求提交以上兩則成果形式,将取消該項目(團隊)的結項資格。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分團委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