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最美,向未來】祝莘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發布者:何強發布時間:2024-05-25浏覽次數:10

近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分團委新聞網絡部采訪到工商2001班祝莘雨同學,聽她講述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與出國申請的經曆。

學生記者:劉依凝

口述者:祝莘雨 即将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全面發展,厚積薄發

大學期間,祝莘雨斬獲了多個榮譽表彰稱号,校級一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等都彰顯出她大學生活的豐富與充實。祝莘雨認為,大學中最重要的任務依舊是學習,不過需要抛棄完成任務的學習心态,帶着對知識的渴望,真正做到享受知識,從精神上為自己減負。此外,大學的課程考核大多有明确的範圍與标準,有的放矢才能精準突破。

學習之餘,祝莘雨還擔任過校團委宣傳部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積極參與各類科研競賽與實踐活動,取得了沉甸甸的成績。祝莘雨說,“這些比賽給了我很多機會去認識新的朋友,可以和大家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完成任務。”她認為大學期間的比賽經曆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協作中提升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适應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

知行合一,豐富人生

祝莘雨擁有豐富的實習經曆,在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的時候正值年審階段,身為實習生的她也需要一起加班,12點鐘下班已成常态。祝莘雨對此頗有感慨,那是她第一次認識到生活的殘酷。“實習是我們第一次以學生的身份和工作環境接軌,感覺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努力工作。”

不過,高壓的工作環境也為祝莘雨提供了珍貴的自我提升平台。她在應用導向的訓練中補充了課本裡未曾涉獵的知識和技能,在效率優先的實操中深化了對團隊合作和工作範式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不斷擴充的實習經曆使得祝莘雨的自我要求不斷拔高,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中為自己争取到更多發展機遇。

腳踏實地,追求卓越

在祝莘雨看來,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魚缸裡,擴大魚缸,接收到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是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富有意義的方式。面臨着考公,考研,留學,工作等諸多畢業選擇,祝莘雨認為留學能夠契合自己擴大“魚缸”的需求,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出國留學中開拓自己的國際視野。她期待在未來的求學之路上感受到更多的異域文化,在各類觀點的交融碰撞中增強對國際形勢的關切。

“在出國申請過程中,我覺得最主要的挑戰就是如何将标化成績的硬三維拉高。”祝莘雨提到,GRE考試是她在留學申請過程中最挑戰心态的一環。備考階段除了繁重的學習任務,還面臨着較大的心理壓力。“GRE對于非母語學習者是一個較為艱巨的任務,刷題過程中飄忽不定的準确率曾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然而她表示,面對壓力最好的方式還是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去解決問題方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此外,祝莘雨表示,由于留學準備的多元性質,需要兼顧績點、語言成績、實習科研等多方面,做好規劃非常重要。因此,她建議意願出國的同學需要做好進度安排,為自己争取更多的容錯機會,“但也不一定每一個腳印都要那麼精準的走好,隻要心裡有數,按着自己的節奏前進,在申請過程中做了足夠的努力,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傑出風采,激勵後生

大學四年,祝莘雨曾被LSE管理學院Rebecca教授的一番話激勵,她也将這段話送給師弟師妹們。面對未知的未來,每個人都會面臨相似的迷茫與失措。然而在此之前,我們還可以利用大學最寶貴的試錯機會去大膽嘗試,或許下一秒就是柳暗花明。腳踏實地,慎思明辨,你所默默付出的一切,自有回響。

“不要假定比你年長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沒有人擁有所有的答案,每個人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教育不僅教會我們如何思考,還賦予了我們選擇思考内容的自由。…人的一生很容易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度過,随波逐流,人雲亦雲。所以,當你長大成人後,你将面臨的最艱難的選擇就是選擇你看重什麼,你關注什麼,你在乎什麼。你必須選擇你自己的生活方式。當我們做出這些選擇時,我們就塑造了我們的人生叙事。”

(責任編輯 王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