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鑫炎:勤勉治學促商經發展,春風化雨潤桃李滿園

總有一些名字,
在曆史的長卷中,
被我們永遠傳誦。
是他們,
改變了未來的走向,
讓我們踏上光明坦途。

他們是各自領域的驅動者,
加速人類擁抱美好前程。
他們既成就了自己,
也改變了世界,
他們值得被我們永久銘記。

他,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餘鑫炎,漢族,湖北應城人,1936年9月生,無黨派人士,1958年7月進入原中南财經學院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曾任原中南财經大學貿易經濟教研室主任,兼任湖北省武漢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财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學校商業經濟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北省商業史學會會長,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長期從事商業經濟(貿易經濟)學和中國商業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經濟研究》、《商業經濟研究》、《學習與實踐》、《理論月刊》、《決策與信息》、《江漢論壇》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主持過國家、省部級課題,主編或參與編寫教材8部、工具書5部、專著3部。

  早在1993年,我國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餘鑫炎教授就敏銳地指出: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本質都是交換經濟。

  他在國内首次提出“大市場、大流通、大商業”的理論。“我們為什麼要建立'大市場、大流通、大商業’的格局?建立這種格局的意義是什麼?就是要打破過去‘小市場,小流通,小商業’的舊格局,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大市場、搞活大流通、發展大商業,内貿、外貿要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推動内外貿一體化、市場經濟開放化。”

    一生專注于貿易經濟學和中國商業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他成就斐然,獲得多項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完善和補充了當時中國商業經濟領域的相關理論。是中國1990年代中國百名商業經濟專家。
    他潛心教學50年,曾獲中南财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他桃李滿天下,曾經授業的學子們都已成長為國之棟梁。
    他幾十年如一日,用行動貫徹着學無止境、誠信為本的人生信條,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而豐饒的精神财富。

  1958年,餘鑫炎教授從中南财經學院畢業,之後選擇留校任教。
  春秋更疊,歲月的磨練使他從一名助教成長為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3年起,開始擔任碩士生導師,1993年經國務院第五屆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商業經濟博士生導師,并于同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993年,餘鑫炎教授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50年的教學生涯中,他主講過《商業經濟學》、《中國商業史》、《産業經濟學》等課程,主編或參與編寫了教材8部、工具書5部、專著8部,發表重要論文100餘篇。其中,《商業經濟學》通過教育部專家組評審“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成為各大高校教學和考試的參考書目。

  自承擔指導商業經濟學專業碩士、博士生以來,餘鑫炎教授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0餘名,博士研究生30餘名。
  他和藹可親,亦師亦友,深受學生們的敬愛。他治學嚴謹,敬業育人,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經濟人才。

歲月流逝
他堅持誠信為本卻始終未變
歲月流逝
他堅持嚴謹治學卻始終未變

他像是一盞指明燈
用他的勤勉治學促商經發展
用他的諄諄教誨滋養桃李滿園